咨询电话
400-155-8005
时间:2019/5/21 16:49:51 浏览:157次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小孩子在背课文的时候流利地背了一部分后,卡住了,他没有背下吗?但是如果提示他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他又可以非常流利地背诵一大段。这也是记忆中缺少线索的表现。
知识可以比作森林。背课文,我们从来不用怀疑背部下来,这就好比走进森林,这很容易。而回忆的过程就好比从森林走出来的过程。背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你在森林里迷路了。一般人记忆都是用重复的方式,相当于在森里里反复摸了几次路。这方法显然不好。如果你带了地图,向导,指南针,GPS等,就是说我们能用很多种方法去记的效果比用一种方法重复很多次的效果好很多。
记忆线索越多,我们能回忆起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有更多的线索帮助我们找到信息。
比如你借了朋友10块钱买了一大杯冰激凌和一瓶可乐,因为那天实在太热了,也许吃完了以后你忘了还这10块钱。但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你会想起来:1、天气又很热,你想吃冰激凌和可乐了。2、经过买冰激凌和可乐的那个商店。3、朋友暗示你他缺钱。这三条线索中的任何一条都让你可能想起你欠朋友10元钱;单一线索不能让你回想起来,那么多条线索的结合也会让你想起来。
6、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早在1885年通过实验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发现,被记忆的材料在第1个小时之内遗忘非常快,以后逐渐平坦。表示如下:
时间间隔 : 20分钟 1小时 8小时 1天 2天 6天 31天
重学节省涌读时间百分数 : 58.2% 、 44.2 %、35.8%、 33.7 %、27.8%、 25.4%、 21.1%。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每次复习要在刚刚临近忘记的那个时刻或者是稍微提前一点点进行是最好的,这样总体效率最高。也就是说,每一次复习的时刻,应当不早不晚,太早复习过一会儿还是会忘记,增加复习的次数,太晚了复习则已经忘掉。